支持械企、医院、科研院所,组建原创攻关团队
去年12月,国家十部门联合发布《“十四五”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》,重点提出将大力扶持诊断检验装备、治疗装备、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、中医诊疗装备、妇幼健康装备、保健康复装备、有源植介入器械等七大医疗器械领域。
其中关注了医疗器械企业与医疗机构、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。
《规划》指出,搭建医企合作平台,完善医疗装备产品“技术创新-产品研制-临床评价-示范应用-反馈改进-水平提升-辐射推广”创新体系,快速提升安全有效、先进优质医疗装备产品的供给能力。
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医疗装备攻关。围绕心血管、呼吸、肿瘤、创伤、儿科等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需求,支持医疗机构、科研机构、生产企业等组建攻关团队,加强医疗装备基础前沿研究,突破一批颠覆性、原创性技术,开发一批满足医学教学、临床研究、科学研究等需求的医疗装备,引领医学模式变革。
集中医疗行业优势资源着力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、诊断、治疗装备,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、治疗装备,提升公共卫生领域医疗物资保障能力。
支持医疗装备企业与科研院所、医疗机构等深度合作,对标国际先进水平,开展医疗装备临床应用创新研究,提升低剂量、快速成像、筛查预警、早期诊断、微/无创治疗、个体化诊疗、人工智能诊断、术中精准成像、智慧医疗、中医治未病等医疗装备性能水平,打造优势产品。
推动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紧密联动,推动制定一批国际先进的医疗装备使用和临床应用标准规范,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。
创新器械审评审批加快
近年来,国家关注创新医疗器械、高端医疗设备领域,从研发、审评审批、入院采购等各环节推动医疗器械创新发展。
据赛柏蓝器械观察,截至6月15日已有超过383个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,国家药监局目前已批准163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还将进一步优化。
《“十四五”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》指出,进一步加快重点产品审批上市。对具有核心技术发明专利、技术水平先进、尚无同类产品在中国上市的医疗器械,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。对临床急需医疗器械依程序进行优先审批。
其中特别指出,要进一步加大创新研发支持力度。加强创新产品审评能力,能够同步审评审批全球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,支持境外新药和医疗器械在境内同步上市,让人民群众逐步实现同步享受全球医药创新成果。